本报讯 天圣宫古遗址、铁牛山汉代冶铁遗址、摩崖造像碑、文庙大成殿、清微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浮山一直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浮山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型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按照"开发、扩张、精品、市场"的发展思路,以研究开发、培养队伍、打造精品、应和需求、拓展市场为重点,拓展剪纸产业规模,研究开发弟子规文化,推广发展餐饮文化,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业,创作生产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剪纸艺术
传统与创新灵魂碰撞
浮山县剪纸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人物、花草、走兽、飞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都可以跃然纸间。这些有着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浑厚古朴,有的纤细秀丽,有的玲珑剔透,独特的装饰风格,纯朴的艺术气质,反映了太岳山区人民的审美情趣。1993年,浮山县被文化部誉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近年来,全力实施民间剪纸艺术规模化发展战略,整合文化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合力,培育支柱产业,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作品,年生产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目前,形成了两大特色三大系列。两大特色,即以体现传统儒家文化《弟子规》为代表的手工剪纸和体现现代文化的套色剪纸作品。三大系列,即郑氏剪纸系列、李氏剪纸系列、乔氏剪纸系列。
郑氏剪纸是以剪纸艺术家郑洪峨的创作风格形成的剪纸系列,其主要特点是特别注重文化艺术的创新,在传统的剪纸技法中,将古玺特别是篆玺的元素加入了刀刻,融入了木刻的形式,使剪纸技法更具细腻性、灵活性和多面性。
李氏剪纸是以剪纸艺术家李天的创作风格形成的艺术系列,特点是作品融蔚县与浮山剪纸于一体,色彩艳丽,刀工精细,形象生动。乔氏剪纸是以剪纸艺术家乔金录的创作风格形成的艺术系列,其特点是构思新颖,画图秀丽,而且充分吸收和发挥了北方剪纸的粗犷和南方剪纸的细腻。
弟子规文化
道德教育与特色文化交流融合
《弟子规》与浮山县颇有渊源,它是由清朝张庄乡佐村人贾存仁所编著。为弘扬弟子规文化,该县多次召开弟子规文化研讨会,从探寻文化动力与活力的角度,对其内涵和价值进行探讨,对其于现代人的道德教育作用进行挖掘。
开展弟子规学习活动。该县所有中小学将弟子规学习与日常学习相结合,开展弟子规吟诵比赛,制作弟子规墙报、板报、手抄报,在春节文化活动中开展弟子规诵读,创编弟子规舞蹈,制作弟子规版面,建设弟子规走廊,营造了弟子规宣传践行的良好氛围。
深入探寻弟子规文化。该县以《弟子规》作者贾存仁故乡张庄乡佐村为基点,从贾氏祠堂、墓志铭、家谱入手,探寻三百年前弟子规的编著过程,形成《贾存仁与弟子规》等研究成果。
餐饮文化
美味与民俗融会贯通
面食、猪头肉、莲菜、烧卖……走在县城街头,各种特色美食让人驻足不前,垂涎欲滴。浮山县餐饮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至今北京的"都一处"饭店仍保存着一块清朝乾隆皇帝的御书牌匾,而它的创始人就是浮山人。立足这一优势,近年来该县积极对餐饮资源进行整合抱团,先后成立了餐饮业联合工会和厨师协会,将餐饮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抓手,主打传统美食及现代营养美食为特色的浮山面食和以传统烹饪及中餐特点为特色的浮山菜系,积极创建"美食之乡"。
2012年,该县厨师协会整合厨师资源,在市区锦悦城附近开设了浮山面食广场,30余名浮山厨师入驻于此,"浮山面食"的名号进一步在平阳大地打响。同时,该县积极打造美食亮点,在2013年全国第七届烹饪大赛上,浮山特色美食"六六宴席"获得省团体赛特金奖,酸菜裹皮面荣获"山西十大特色风味面食"称号。
文化旅游业
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
浮山县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以此为基础,该县以发展旅游观光业为主线,着力抓好文化与农业、生态、旅游的融合,把分散分布的旅游观光资源整合起来,以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尧山森林公园、西佐岭天山凤凰山庄、寨圪塔太皇峪、八路军总部、柏松庄园、寨圪塔乡供销社、霍光影壁、老君洞、宏源青生态园、红豆杉珍稀植物园、黄花菜生产基地为依托,逐步形成文化旅游的规模和特色,实现产业多元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业。
其中,印象田园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是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生产交易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区,由设施农业体验区、锦绣园林观赏区、休闲养生度假区组成,充满田园乐趣;尧山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总体定位为"华夏福山,中国最早的皇家休闲地",是尧文化旅游新地标、城郊休闲旅游综合体、城市文化新客厅。
同时,该县着力抓好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分别参加了"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山西临汾名胜景区珠三角旅游推介及文化旅游项目招商会"、"2014临汾金秋游(北京)推介会",印象田园项目和尧山森林公园项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打开了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门,为进一步打造"临汾休闲度假后花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