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浮山县选派86名优秀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并采用"选、育、管、带、帮"的"五字诀"工作法,强化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工作,确保"第一书记"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扶贫攻坚工作之中。
严格把关,精心"选"。将"第一书记"的选派作为管理的基础,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能力关,杜绝了慵懒涣散、不敢担当、能力一般的干部被选派到农村任职。为保证"第一书记"能够与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乡镇包村干部无缝对接,"第一书记"都被安排到了派出单位的扶贫点,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优化了资源。
竭尽全力,专心"育"。为了让"第一书记"能够更快转变角色,掌握工作要领,该县组织农委、扶贫办等单位的业务骨干对86名"第一书记"进行了农村工作、涉农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不仅提升了"第一书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多措并举,细心"管"。制定了"第一书记"工作台账"日填写、周报告"制度,保证了"第一书记"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并且督导与考核双管齐下,自"第一书记"到岗任职以来,县委组织部先后对各乡镇"第一书记"督查3次。该县明确要求,涉农项目优先在派驻村实施,民生工程优先向派驻村倾斜;乡镇党委确定了专人与"第一书记"结成了帮扶对子,对"第一书记"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帮扶,传授工作经验;乡镇确定了一名副职,专抓"第一书记"工作,及时为其提供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帮助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任职村也结合各自实际,统筹协调了"第一书记"在村工作期间的食宿问题,切实解决了"第一书记"的后顾之忧。
抓好结合,悉心"带"。抓好"四个结合",积极带动"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一是把"第一书记"的工作与干部下乡精准扶贫相结合,采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方法,扎实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二是把"第一书记"的工作与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相结合,调查摸底、分析研判、集体会诊,提升党支部的组织能力。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四是把"第一书记"工作与解决信访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相结合,全力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从而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农村稳定新局面。
形成合力,真心"帮"。各乡镇、各派出单位和各有关职能部门把"第一书记"的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配合,尽可能地将涉农资金、扶贫项目向"第一书记"派驻村倾斜,形成了推进"第一书记"工作的助力。
截至目前,86名农村"第一书记"共形成了调研报告86篇,走访结亲91户,落实扶贫项目24个,扶贫资金48.06万元,制定脱贫致富计划86个,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或乡村旅游等增收致富产业31个,实施水、电、路和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涉及112.55万元,解决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和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问题1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