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天坛镇

本报讯 礼尚往来、宴请宾客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和亲朋好友之间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针对这一现象,东鲁村深入开展"崇尚文明节俭理事"的活动,破除旧俗陋习,引领新风尚。

一是成立机构,积极引导。农村对红白喜事的操办特别重视,甚至因为攀比,出现了借钱也要把红白喜事办"体面"的不良现象。一些农民疲于应付,加重了他们的负担。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以村主任董洪友任理事长的东鲁村红白理事会领导组,做好对村民思想观念的引导作用,让村民正确对待红白喜事的操办,减轻农民负担,"理"出节俭办事的良好风尚。

二是完善制度,控制标准。在借鉴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红白理事会制度,规范农村婚丧嫁娶事宜,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红事的办理中,不讲排场阔气,不雇豪华汽车,不大摆宴席;在白事的办理中,大力提倡吹唢呐改成奏哀乐。"四凉八热"改为"八菜一汤",席面不超过120元;不发盒烟,只发散烟,烟不超过10元;酒不超过30元,一律不上饮料;过事前十天向理事会申报等规定。

三是成效明显,深入人心。按照红白理事会规定,原来婚嫁至少要3天,现在只是在婚嫁当天用餐2顿,原来只要是帮忙的每人都要发几盒烟,现在只是发散烟,大大节省了开支。理事会的成立让群众得到实惠,从前红白喜事的大操办、大随礼、大铺张的陋习悄然改变。村民们在改变固有观念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参加文艺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呈现了新风气。

自推行"崇尚文明节俭理事"活动以来,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抵制各种浪费行为,遏制浪费之风,在工作推进中受到了教育。广大群众意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逐渐养成了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新风尚正在农村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