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4版(1-2-3-4)
东鲁人民的"摇钱树"

本报讯东鲁村位于天坛镇西北边沿,辖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550亩,全村共有333户,1189口人,是一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纯农业村。面对资源有限的状况,东鲁村"两委"班子立足本村的经济现状和发展形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群策群力,利用村民多年种植苹果的优势,在种植苹果上狠下功夫,引领东鲁人民尝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甜头,更增强了东鲁村民积极投身农业的热情。

正是凭借这一棵棵的苹果树,东鲁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这不仅归功于党的惠农政策,更离不开东鲁人的智慧与汗水。归结起来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借力他山之石。东鲁村种植苹果多年,但因缺少技术,一直无法形成一个"品",鲜有人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为解决因技术管理产量不高的难题,东鲁村特意邀请吉县苹果技术员来东鲁村担任技术员,平均每月来两次为种植户们指导修剪、疏花、疏果等技术,晚上利用闲暇时间为村民们讲解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让村民们增强了信心。

二是重视亲身实践。在县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东鲁村多次组织种植户到吉县东城乡社堤村学习苹果树的栽种技术。经过取经,种植户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转变了思维,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心。种植户们心里都明白,在如今农业形势大好的背景下,只有靠科学技术才能奔小康。每次组织培训时,村民们总是争先恐后,积极了解苹果种植的每个细节,因为他们知道学习与收入是直接挂钩的。苹果树作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村民们更是倾注了大量的血汗,该除草时除草,该施肥时施肥,该盖膜时盖膜,该修剪时修剪,真正地把苹果树作为一项事业来经营。

三是进行土地流转。东鲁村有苹果种植户41户,其中不乏既无技术有缺劳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井村"两委"与种植户协商达成意向,将苹果园流转给既有技术又有劳力的种植户,每年给予一定的报酬,这样能够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现在经过流转,种植户赵有良就承包了4户人家的24亩果园,他坦言,果园经过他精心管理定能收入倍增。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东鲁村在村北打机井一眼,这口井可浇地450亩,这样就为苹果的增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东鲁村的道路也已经开始维修,修好后可为苹果的外销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五是注重产业模式。东鲁村去年就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现如今"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农户种下的苹果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联系外销。这样不仅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强化了市场导向,为苹果种植户们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更加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

正是由于东鲁人的勤劳与智慧,不断探索先进经验,东鲁村的苹果树真正成了村民的"摇钱树",同时也是东鲁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梁雍康 李玲 王孟辰)